觀察評介-醜女,丑女,仇女!──以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暨非政府組織周邊論壇經驗,談臺灣本土網路厭女圖像與翻轉契機

醜女,丑女,仇女!──以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暨非政府組織周邊論壇經驗,談臺灣本土網路厭女圖像與翻轉契機


作者 |

鄭育婷(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研究生)、江品蓁(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士)、蔡祁珊(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研究生)

摘要 |

近幾年,厭女(misogyny)一詞成為風潮,不僅有專書討論,也常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相關討論。事實上,厭女並非一個嶄新的概念,它的定義可以回溯到Andermahr、Lovell與 Wolkowitz(1997)所述── 「對於女性的害怕或憎恨」(the fear or hatred of women)。而Allan Johnson在著作《性別打結》(The Gender Knot)之中,則進一步指認色情文化、網路等暴力色情媒介中的厭女文化,指出厭女文化不但會「取悅男人、滿足男性凝視」,更會「讓女人厭惡自己的身體」,並「引起自我憎恨和自我否定」。如游美惠所述,厭女文化泛稱父權體制下的普遍信念,認為女人天生邪惡,會造成人類的苦難,而這樣的信念逐漸成為日常。

  本團隊於2017年3月前往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婦女地位委員會(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Committee on the Status of Women, NGO-CSW)舉辦平行論壇,對於網路厭女概念有所啟發。故本文除嘗試分析網路厭女內涵與新形態網路性別暴力爭議之外,亦藉由舉辦論壇之心得,提出翻轉臺灣網路厭女文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