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手記-編輯室手記

編輯室手記


作者 |

編輯室

摘要 |

本期《婦研縱橫》特別邀請到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林津如教授擔任專題主編,規劃「南方婦運史」系列之專題文章;在南方深耕已久,向來結合學術與運動、思考與實踐並進的林津如教授,透過兩大主題的呈現──「婦女保護運動」及「婦女‧勞動」,彌補了我們對近代婦女運動與組織以北部為主的認知,同時對照出南、北兩方不同屬性,但同樣具有豐富生命力、蓬勃發展的脈絡。

自70年代以降,各式各樣的婦女組織紛紛成立於南方,進行多元路線與議題之發酵,展現豐沛的民間力量;另一方面,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師範大學、樹德科技大學等性別研究單位的設立,促使學術研究與婦女組織相互對話的開始,融合而成在地婦運能量,更進一步結合官方資源,官民學三方彼此合作、刺激發展的模式自始運作十多年,逐步為南方婦運紮根,打下厚實的基礎。

也因上述特殊的脈絡,在「南方婦運史」兩大主題、共六篇專題文章中,不論是個人生命史的訪談紀錄或婦運工作者之自述,皆可看見基層女性於原先社會位置被啟蒙、進而參與組織工作,在各個議題上不斷推進之軌跡,以及個人/組織之間彼此結盟所交織而出的動人歷史篇章。相信讀者在閱讀本期專題之際,定能感受到文句所共同描繪出的南方獨特婦運圖像。

在研究論壇方面,由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陳昭如教授專文介紹知名女性主義法學家Catherine A. MacKinnon於1979年出版的經典著作: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 A case of discrimination;文中不僅簡述MacKinnon理論化性騷擾經驗、形塑新一代性別歧視論的思考,更爬梳了該書寫成的背景──美國婦運推動修憲的70年代,及臺灣在地抵抗性騷擾之實踐與立法運動。

觀察評介延續此一國際/在地歷史、地理位置交錯,為同一議題發聲的可能,收錄了由社團法人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呂欣潔主任及本刊執行編輯廖彥喬,參與2013年聯合國非政府組織婦女地位委員會(UN NGO-CSW)的各場會議觀察;每年固定於美國紐約舉行的周邊平行會議,由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個非政府組織所籌辦,會議議題如暴力防治措施、受暴婦女賦權、婦女人口販運等皆涵蓋在內。該文側記數場以性少數人權為主的會議內容,包括由臺灣在地組織主辦的《愛的希望,愛的福阿》紀錄片放映暨座談會,探討女性與愛滋議題的關係,及愛滋/同志教育之重要性。

本期活動報導內容包羅萬象,首先為本刊執行編輯廖彥喬摘述整理女權運動與自由主義思想的座談內容,文中各個講者就當代兩大思潮於自由民主、性別平權價值的作用與交鋒進行精闢講解。由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陳正維、韓欣芸報導加拿大女性主義法學家訪臺演講,於學術研究、法學實踐皆有所成就的兩位教授,Susan B. Boyd與Claire Young,分別就「同性婚姻」及「女性主義稅法」兩大主題發表其思辨過程;兩人同時亦為同性伴侶,由己身位置出發反思,進而投身於學術、公共事務的熱忱,可見一斑。

最後兩篇收錄的文章在「性/別」人權議題與運動上別具意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研究生黃斐新、張峻臺紀錄了性/別多原之實踐與挑戰研討會的各場發言,以社會運動為主軸,貫穿法律、教育不同面向勾勒出當今臺灣社會看似進步、實則依然保守的結構內裡;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系王儷靜教授側記報導真愛聯盟訴訟案之始末,該場座談由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主辦,發言人包括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材專書的編著者、律師團代表及性別團體代表,詳實呈現出近年來臺灣性平教育遭受之反挫。綜合以上各個場域、運動面向之文字闡述與記敘,我們仍要繼續深耕民間力量,並使學術研究成為婦女/性別運動的一環,才能於倡議、立法上站穩腳跟,打造更為平等的社會!

《婦研縱橫》編輯室 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