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手記

編輯室手記

作者 |

編輯室

摘要 |

DOI: 10.6256/FWGS.202110_(115).01

 

  本刊在去年10月製作「COVID-19與性別視野」專題,探討疫情統計數據與女性主義視角的關係、疫情與邊境管制及跨國親密關係的困境等。當時縱使國際疫情嚴峻、疫情與各種防疫管制措施對人們的健康生命與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國內疫情尚屬穩定、相應的防疫管制措施影響較為有限,因此該專題聚焦在探討疾病、身分與國界的關聯。但今年五月開始突然驟升的本土確診數及升級的警戒和防疫措施,使得我們也開始近距離面臨世紀大疫情的巨大影響。

 

  在這場尚未止息的疫情中,萬華首先成為了本土疫情的箭靶。

 

  無論是對疾病的污名、對性產業的偏見、對弱勢處境者的排除,在在都反映著這個富有歷史與文化意義的老城在當今疾病管理下所面臨的性別與階級交織議題。不過,也不乏民間團體發揮人與人連結的影響力,在風雨之中增加不少溫暖。專題主編黃宗儀邀稿的這五篇文章,從萬華面臨的兩次疾病開始(戴伯芬)、街友與社工的互動關係(李佳庭、賴彥甫),以及茶室文化反映的當代親密觀(陳逸婷),到媒體與公民教育的聯動(金其琪、戴思潔、李祐忻)、老城的再生與轉機(陳德君),讓本期「萬華『疫』題:疫情下的性別與階級課題」專題展現多面向的關照、公民社會的能量,也讓我們得以透過這些文字所帶來的觀察與省思,進一步反思疫情時代下的論述、政策與公民社會的角色。

 

  本期的觀察評介共收錄四篇文章。第一篇同樣圍繞著COVID-19主題,並以確診母親的生產經驗出發。疫情嚴重的國家很早就有不少母親被迫在無陪伴狀況下生產、無法與新生兒接觸生產的種種困境。臺灣在五月疫情升高之後,也面對類似的狀況,而確診母親鑲嵌於社會文化的經驗更映照出疫情下生育的性別向度。陳逸以懷孕後期確診的親身經歷,描述交雜著錯愕與慌亂、未能按照預期的生產方式、獨自面臨隔離的強烈孤獨感,以及回到社區後仍緊繃的身心狀態,帶我們進入新聞與疫情統計數字背後、未能見得的多重身分(母職、確診者)第一手的心路歷程。

 

  第二與第三篇文章,呼應了今年夏天東京奧運的主題,探訪了國際奧會的性別平等政策與影響力,以及論跨性別者運動賽事的參與資格與衡量標準。東奧開幕式各國的掌旗官由一女一男共同擔任、多項競賽中新增了性別混合的項目、運動員的性別人數差距也再創歷屆新低,周宛靜與湯添進的文章帶著我們一起認識國際體育組織的體制、資源分配與性平決策,並思考其對臺灣體壇的影響。而跨性別運動員的身分議題,一直在運動競賽場上受到高度關注,跨性別女性更因所謂「原生男性之身體優勢」的刻板印象而遭致更多檢視,在近年來更因為跨性別權利運動的進展而引發諸多討論。黃貽珮詳細介紹了國際幾個運動組織對於跨性別參賽的規定,除了提出從平等角度進行的論述之外,也以數個法律判決作為個案之例,彰顯在爭論運動公平性之外也應涵括的權力弱勢群體社會價值議題。

 

  臺大婦女研究室創立於1985年。當年是在什麼契機、歷史緣由與資源的引注下,而能在臺灣大學成立?第一任召集人姜蘭虹以〈臺大婦女研究室成立過程十問〉一文,藉由呈現過去接受訪談問答的方式,真切的呈現創立歷史、遇到的困境、女性主義與所任教的地理學之關聯。這是一篇珍貴的歷史記錄,我們希望讀者們能透過這篇觀察評介,進一步認識婦女研究室的前世今生。

 

  本期最後收錄二個活動報導。其一為今年五月臺大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與本研究室合辦的「21世紀的亞洲戀曲──親密關係裡的性別、國族與階級」論壇,探討東亞地區性別、國族與階級交織的親密關係與協商議題。其二是女學會在十月舉行的年度研討會,提供了部分場次的論壇紀實。今年研討會的主題為「亞洲、性別、非人權」,正好也呼應了不論是本期或亞洲戀曲論壇處理的性別與階級課題,或是運動場上區分身分所牽涉的政治性。我們期待本期專題文章與觀察評介紀實,能持續提供多樣的視角,豐厚我們從性別角度關注日常生活與所處社會的養分。

 

《婦研縱橫》編輯室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