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專題-青春期的「爆破」──臺灣女性史的兩個歷史節點

青春期的「爆破」──臺灣女性史的兩個歷史節點


作者 |

楊翠(東華大學華文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 |

史時間與自然時間的刻度,並不全然等同;許多事情,千前少見變化,卻在一夕間劇變。1912年以來的百年之間,即使是以世界史的視野來觀察,歷史時間的刻度都極其濃縮,百年間世事變化深遽。

這個百年,人們所經歷的,不僅僅是一個世紀的時間流變,而是兩個新/舊世界的交鋒、交涉、交替。百年間,前一個世紀的社會結構、文化模式、價值體系,所有這些舊世界所賴以維持的基軸,逐漸產生鬆搖、瓦解,而新的思想、新的秩序、新的世界支軸,又在逐漸建構之中,新舊雜混,衝突而又並陳,這是一個既變動又特別複雜的時代。

從女性史的角度來看,百年間的臺灣女性,無論是外在的客觀環境,或者是女性自身,包括生活上與思想上,也都歷經了劇烈變化。綜觀百年臺灣女性史,有兩個重要的關鍵時間──1920-30年代、1970-80年代,這兩個時點,是臺灣婦女在生活與思想上產生劇變的重要時間「節點」。這兩個歷史節點的意義,我認為以「青春期」的躍動、奔放、衝撞、困惑、質疑、探索、再造等特質來擬喻,十分適切。百年臺灣女性史,前後歷經這兩段青春期,才能逐漸從「舊」出走,向「新」的世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