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重要議題論壇系列之「性別與災難」
作者 |
翁筠婷(《婦研縱橫》現任編輯)、許家菱(《女學學誌》現任編輯)
摘要 |
‧時間:2009年9月16日
‧地點:台灣國家婦女館會議室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前言
台灣在民國九十八年八月八日受到莫拉克颱風的重創,水災土石流帶走許多寶貴的性命,也導致無數的家庭流離失所,故救災重建、家園安全、國土保持頓時均成為國內政策檢討的焦點。然而,在災難發生的時候,性別觀點應該如何介入政府或民間的救災工作與應變政策?
本次「性別與災難」論壇主持人李安妮委員於開場時表示,將性別觀點引入災難和氣候變遷,在國際上已經是不斷被提出討論的議題,尤其在這兩年的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年會(CSW)會議中備受關注,國際間也陸續有相關出版品和報告出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6年日本兵庫縣救災防治的行動綱領。
本日論壇場次分為:救助、重建和預防三個部份,李安妮委員指出,由於災難本身對兩性會有不同的影響,因此相應的救助、資源分配、重建等工作都應該看見性別需求的差異;同時,預防亦是非常重要的部份,其所建立的預警機制也應帶有性別的意涵。如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所言:「我們要為災民做的不是建一棟房子,而是一個家園」,而家園與女性的形象緊密相連;因此若在救災、重建工作中忽略了女性,也就遮蔽了人本精神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