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導言-全球疫情與性別視野

全球疫情與性別視野


作者 |

吳嘉苓(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摘要 |

DOI: 10.6256/FWGS.202010_(113).02

上次戴口罩是因為火山爆發,要避免火山灰。政府現在規定出門都要戴口罩,剛開始常忘記,後來就想說,就當作出門要穿內褲一樣(哈哈哈)。

我先生在美國的郵輪工作暫停,回到菲律賓,他等於失業了,我得好好工作。

我小孩待在家已經好幾個月了,每天安排他們各種活動,真的很希望政府早點宣布開學。

我們的總統超有魄力,正在整頓有些縣市浮報病例的亂象。總統捐了兩個月薪水,很認真照顧人民。我們菲律賓因為天主教的關係,規定不能離婚。他雖然跟他老婆已分開,但仍然很照顧她。

  在臺灣稱之為「後疫情」的九月初,我有個機會跟幾位擔任線上英文工作的菲律賓老師,遠距聊聊COVID-19疫情的情勢。當時臺灣每日個位數的境外案例常來自菲律賓,透過線上與這些女老師的討論,才得以知道這些媒體較少報導的菲律賓經驗,跟臺灣有同有異。

  2020年以來,隨著疫情的發展,性別研究的每個篇章,都一一浮上檯面。僅是從這幾位菲律賓女性的描述,就可以看出以女性為主的照護工作加重、性別分工可能重組、防疫措施如戴口罩被賦予新的身體意義、決策領袖的性別特質也成為評價政策品質的來源。面對諸多急迫的性別議題,從在地的家暴組織、女性主義學術社群、到國際的性別平權機構,紛紛提出各種分析與對策。臺灣的女性學學會年會,於九月底在成大舉行,就以「瘟疫、邊界政治與臺灣共同體」為主題,探討了COVID-19疫情的性別視角。從那場研討盛會來看,臺灣的女性主義社群善用交織性的觀點,關注著邊界管控的族群政治、揭露身心障礙者的防疫困境、甚或解析疫病醫學,提出那些超越作戰隱喻的跨物種連結觀點。

  面對這場牽連複雜的疫情,性別研究當然沒有簡單的答案。就以過去鮮少浮上檯面的口罩行為研究為例,近日各方就提出多樣的性別觀點。許多研究提出女性較有風險意識,戴口罩的比例較高。《紐約時報》甚至以「有毒陽剛氣質」的角度,分析男性把戴口罩當成示弱所造成的防疫缺口。然而,近日一場東亞口罩社會的研究,也有歷史學者提出,在1930年代的上海,進步男性仿效日本戴上口罩,把先進的衛生觀念當作是促成現代性的具體展現。而此次疫情期間,日本許多家戶自製口罩,也仰賴家戶都有裁縫機的主婦配備。口罩的性別政治,得放在不同的歷史脈絡與社會特性來理解。

  此次《婦研縱橫》推出的「COVID-19與性別視野」專題,試圖增補一些性別介入的工具箱。聯合國婦女署奠基在過去關注性別不平等的基礎上,針對全球疫情的各類情境,提出介入COVID-19的五大對策──從家暴、照護工作、社會與經濟保障、政策制定的女性參與,以及數據資料的性別觀點等等,各有關切的現象與改革的方向(UN Women response to COVID-19 crisis)。在某些國家,上學是掙脫性別歧視的重要資源,卻可能因為停班停課而失去培力的機會。由於職業的性別隔離,使得男女受到的經濟損失可能有不同的樣態,紓困方案也需要建立性別敏感度。有些婦女更因為疫情關係,而無法取得避孕或是墮胎的資源,影響生殖健康與生育決定甚劇。這些議題可能是在臺灣較少面臨的困難,卻是世界許多地方的困境。

  聯合國婦女署的第五大對策,特別提出數據資料也需要性別觀點,新穎而值得重視。《數據女性主義》(Data Feminism)的作者Catherine D’Ignazio和Lauren F. Klein,針對COVID-19中隱含的數據問題,提出警示。這觀點在臺灣較少討論,很感謝同樣致力以性別觀點研究大數據的余貞誼,摘譯該文的精華。防疫政策與紓困措施,常都根據數據證據來了解現象、評估方案。而什麼資料能被看見、透過哪些方式被搜集、又如何被詮釋,都涉及各種權力關係,在推崇大數據防疫很威的時代,特別需要警覺,以善用數據。

  臺灣的女性主義社群,在疫情發生以來也屢屢發聲。隨著陸客、臺商、醫護人員、移工、陸配、小明、海外留學生、酒店公關等等陸續成為邊界管制或是居家檢疫的對象,臺灣社會也有一波波的人群分類與評比,揭示我們的各類偏見與制度性歧視。我們記錄了清大「防疫共同體的納入與排除」座談會,沈秀華、Sara Friedman、陳美華、黃于玲等四位女性主義學者提出的洞見。疫情是個照妖鏡,也是重整社會的契機,很需要持續檢視防疫過程中我們如何創造他者、如何刻畫「自己人」的邊界,又如何可能建立新的想像。

  疫情也使得許多「全球化」行動受阻,跨國生殖與跨國戀情,面臨重大為難。兩個同志團體第一線的觀察與政策倡議,提醒我們現有差別待遇的政策,如何讓疫情的影響雪上加霜。臺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朱家瑢指陳,許多跨國生殖遇到了重大難題。疫情使得諸多全球組裝的生育安排被迫打散,不只冷凍在外的受精卵無法施行植入的程序,甚有透過國外合法代孕而出生的小孩,也因國界管制而面臨親子無法團聚的危機。固然是疫情攪亂生育安排,但是追根究底,更是因為人工生殖法僅限異性戀夫妻使用,因此這些臺灣公民只能被迫赴海外生殖。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的簡至潔也以疫情下的同志跨國戀情受阻,揭示制度如何為難戀人。原本就因為入境的各類規定,使得不同身份的伴侶得考量不同的來臺限制;疫情的邊界管制,更阻隔大多數外國伴侶無法入境,或是擔心出境後難以來臺。臺灣的同婚雖然已合法,但是對於跨國同婚,僅限於對方母國也有合法同婚制度的27個國家。若是跟日韓港中以及其他國家地區的伴侶交往,仍無法透過結婚而與戀人在臺灣一起生活。十月底在臺北舉辦的同志大遊行,盛大而熱烈,許多國際媒體都以臺灣防疫成功的角度,來呈現臺灣這場盛會。然而,同家會與伴侶盟也持續提醒,疫情凸顯同志生育與婚配權益的嚴重不足,改革仍須努力。

  本期專題無法涵蓋所有疫情的性別議題,但寄望呈現不同的視野,刺激更多的思考與行動。醫學期刊解析著這次疫情的死亡率為何男高於女;政論分析意圖提出女總統與女總理如何可能發展出不同的國家防疫模式;女性主義經濟學的觀點,倡議要發展出重視再生產勞動的紓困方案;性別少數團體協商重視隱私的疫情調查與實名制模式…,值得深入探索的清單實在列不完,許多組織也持續號召更多的考察與制度設計的創意。科技部計畫「新冠肺炎影響之人文社會反思與治理」所支持的工作團隊「記疫」,在臉書上刊登了蘭嶼國小學生Si Masarey畫的媽媽防疫圖。也許從小朋友的眼光,擔任校護的媽媽戴口罩、拿著體溫計、T恤上愛心裡包著冠狀病毒,才是最厲害的防疫先鋒。我們將此圖登在這期《婦研縱橫》封面,跟著Si Masarey,探索更多的疫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