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訊論壇-階級與自然主義的美學-評藍博洲的《台灣好女人》與江文瑜的《山地門之女》

階級與自然主義的美學-評藍博洲的《台灣好女人》與江文瑜的《山地門之女》


作者 |

趙彥寧(東海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摘要 |

  印度後殖民研究學者Partha Chatterjee在他的名著《國族思想與殖民世界》(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1986:4)中,開宗明義地點出新興建國運動中蘊含的階級議題與矛盾。在殖民社會中,主要肩負國族理想與建國任務的兩個關鍵性人群為普羅階級與知識分子,唯二者於建國後的命運不同:民粹精神的國族主義意識形態,往往掩蓋掉了前者於建國後反而日益深化的階級汙名(在印度的狀況中,且包括種姓制度中的階層汙名);而後者卻不僅在反殖民運動後獲得一等公民的身分,且得到經濟與文化等方面的優勢地位。Chatterjee(1992)在之後一篇論文〈國家與女性〉(The Nation and Its Women)中,則分析中產階級的建國菁英們如何在不同的歷史時刻,於面對性質有異的國族敵人時(前期為殖民政府,後期為建國後抵觸「單一國族」之理念的國內異議者),運用所謂的「女性問題」(the Women’s Question)及婦女運動以建構統合的國族想像,並實踐國家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