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的聯想:弱勢的小小世界
作者 |
戴淑敏(高雄縣大樹國中國文教師)
摘要 |
國編本(民九十一年)第四冊第八課:《聲音鐘》/作者陳黎。課文第37頁第9行:
「那塊小小的空地是後面幾排人家出入的廣場,假日裡孩子們會在那裡玩沙、丟球,除此以外,就幾乎是附近女人家、老人家每日閒聚的特區了。」
在這一段課文當中,談到家裡附近空地的使用,幾乎是女人、小孩和老人這些弱勢族群的小小世界。男人幾乎很少真正關心過空地裡這群人內心的想法。於是身為教師的我便以讓學生說出「空地的用法」,以及「哪些人使用率最頻繁」,以進行性別融入國文科的教學。以下茲就以國中國文國編本的「課文段落」為例,收錄國編本(民九十一年)第四冊第八課《聲音鐘》的師生性別研究對話模式及教學反思於後:
實驗班級:二年B班
實驗時間:九十一年四月十一日
也許有人會說:即使學生們一輩子都不去暸解父權社會底下真實的現象為何,也都能平安地過著自己認定的「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是身為教師又對性別議題有興趣的我,卻不能不指出:原來這個性別世界的產生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