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研縱橫-列女傳的現代解讀

列女傳的現代解讀


作者 |

劉靜貞(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

摘要 |

  《列女傳》一書原是劉向為實現其教化理想而製作的歷史教材,其記人記事雖以史傳的形式呈現,卻是作者有選擇性呈現的結果。對劉向而言,記述歷史的目的在傳道,因此其書寫重點原不在於歷史人物與事實的真偽,而在於作者筆下的人物經過撰寫改造之後,是否具有典範或借鑑的價值。

  面對這樣一部向來被歸類為女教經典的「歷史著作」,我們當然不能簡單地把它看做是「真實的歷史記錄」,放入記憶之中;而必須以批判性的態度進行解讀。在後現代的理論分析中,沒有任何記述可以尋回過去真實的情形;所以既沒有真實的敘述,也沒有正確的歷史,可以讓我們以它為標準查對所有其它的記述是否正確。事實上,歷史教學的重心,原不只是要讓學生知道曾經發生了什麼,而是要讓他們理解「我們如何知道這些事」,也就是要對歷史事實如何被認知、認証的過程與方法有所了解。這不但是對所謂的歷史知識作「批判性的解讀」,也是要促成學生對「歷史=過往事實」的觀念作「批判性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