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研縱橫-「同志研究」開課記

「同志研究」開課記


作者 |

朱偉誠(台大外文系助理教授‧婦女研究室研究員)

摘要 |

  89學年度下學期,我在我所服務的台大外文系開了一門大學部的選修課,名為「同志研究」。在大學,教師開課應該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這個簡單的事實背後,卻有著比一般還要再曲折蜿蜒的一些故事。

  「同志研究(lesbian and gay studies)」在我專業出身的、英美的英文學界(也就是他們的「國〔?!〕文學界」),是過去十年內興起的顯學,也是我個人因緣際會所選擇致力的研究專長,其原因之一,便是適逢90年代台灣本地風起雲湧的同志運動,使得這個原本可能僅限於外文研究脈絡中的學術知識,染上了非常濃厚的本土參與的色彩。

  而「同志研究」這種「混雜(hybrid)」的存在狀態(其實它的中文譯名就是最好的說明),正是促成我設計這門課程的最大動機。我的想法很簡單:由於運動歷史悠久、再加上近期學院知識的理論化,英美的同志研究已經獲致了一定的成果,頗值得台灣同志文化與運動進一步加以參考(因為原本就已多方參照),這樣才能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做更深更廣的積累與準備──而之所以選擇在大學部(而非更側重專業養成的研究所)開課,是因為大學生至今畢竟仍是台灣同運的重要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