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研專論-影像與性別-我的兩性平權之路

我的兩性平權之路


作者 |

范令儀

摘要 |

  大約三年前也就是公視剛開播的時候,「女人都是 ×××」及「自在‧生 ‧×××」兩個節目,依例安排在上午或是下午兩三、點的時段,因為這些節目的目標觀眾為婦女朋友。

  在節目內容上,她提供了多元的資訊,在型式上,用雜誌的型態包裝,手法、創意兼具,這應該是製作人員又一次開發了新型態的節目。

  正當大家單純的從節目本身來思考,是否達到了女性觀眾收視的需求時,諸多的批評、議論如潮水般湧向節目製作人員(前述兩節目均屬委製)及公視內部時,一時之間,大家有些失措,怎會是這樣的結果呢?我們不過是在做節目,何況節目提供的也是增益生活能力的知識,這個使人不解的問題,讓我們不斷的向人解釋,她的出發點是正面的!直到參加了公視節目諮詢會議,會議上,蘇芊玲委員懇切的提醒,兩性平權觀念的重要性及公視對於傳遞正確兩性觀念的責任,這才恍然,原來,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仍停留在傳統對於兩性的思考及價值觀的判斷,以致於在企劃的切入上無法提昇節目的層次,作為提供婦女終生學習的管道,更遑論公共電視應盡的社會責任了。因為這樣的呼籲、認知,公視內部相繼舉辦多場研討會、諮詢會,同仁們積極的參與,證明這樣的議題除了有其知識及資訊的需求外,更因為她已蔚為趨勢具有時代的意義!

   不可否認,電視媒體長久以來在節目的呈現上,對於性別的偏見及謬誤,的確帶給女性極大的傷害,尤其目前國人從事最多的休閒活動為收看電視節目時,怎不令人擔心過多錯誤的訊息,是否紊亂了閱聽人的內心世界,更何況收視的族群中,絕大多數是我們的孩子!每日打開電視,無數的頻道中擁塞著錯誤的訊息,網路上色情網站的林立,對於失衡的兩性對待更是雪上加霜。

  雖然兩性平等教育的工作如希望工程般遠大,能獲致的資源及迴響卻遠不能及。然而有行動就能引領思考,有思考就能起而行動。為避免過去的思考令我以管窺天,我開始接觸有關兩性平等的議題,並隨時覺察自己的言行。在工作的領域上帶入這樣的思考,並落實在節目中,期能在媒體的工作上善盡一己之責。

  由於本國婦女對於兩性平權的觀念,大多仍在起步的階段,相對於女權運動和兩性平權的倡導者,尚有一段差距。尤其因教育程度及居住地的不同時,更有相當的落差。因此當公共電視積極的規劃及製播相關的節目時,除了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兩性平權的事務,希望透過不同類型節目的呈現,提供及培養閱聽人自主性的思考,同時也顧及城、鄉婦女不同的需求,在題材上也作了適當的分隔,精心構思兼具影音觀賞的樂趣和觀念的傳遞。這些付出無非是期待媒體的社會責任,能因公共電視而建立,進而提升大眾對於兩性平等的認識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