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婦女參與讀書會後婚姻關係變化情形之研究
作者 |
蘇金蟬(長榮管理學院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
摘要 |
近二十年來在民間及政府的推動下,各類的讀書會蓬勃發展。據估計,直到1999年底,台灣有超過3000個以上的讀書會。參與成員百分之八十是婦女,尤其是以30-40歲、中上教育程度的家庭主婦居多(邱天助,1995;何青蓉,1999)。研究指出,婦女在讀書會的參與過程中,個人都有相當多的成長,不僅個人在閱讀與智識上的有所進步,個人的表達、組織能力也得到相當的發揮;研究顯示,婦女參予讀書會不僅能增加個人信心,更懂得尊重他人,更可進一步增加家庭氣氛與和諧,甚至增加社區參與(何青蓉,1999;葉秀琴,1999)。根據這些成果,一些婦女研究者更認為讀書會可作為已婚婦女走出家庭參與社會的橋樑,改變傳統的性別角色,使讀書會做為對傳統父權結構的鬆土運動(李宛澍,1996)。在這樣的論述中,比較值得進一步去釐清的是,讀書會是如何一方面提升家庭的和諧,一方面又成為父權社會的鬆土運動?究竟已婚婦女是如何一方面在讀書會中個人成長,一方面又促進傳統父權下的婚姻和諧?這些已婚婦女的真實經驗如何?他們是如何看待個人成長與家庭關係?他們又是如何調適與應對的呢?
本研究採計質方法,從已婚婦女的觀點出發,探討參於讀書會後其婚姻變化的情形。研究受訪者採滾雪球方式,由讀書會領導者介紹成員接受研究者的個別深入訪談;但因應領導者的方便,本研究也採取數個成員共同訪談的焦點團體型式進行;為了解實際讀書會的運作情形,研究者也進行一次參與觀察。本研究一共進行7次個別深入訪談,8次焦點訪談,一次參與觀察,總共有59位婦女參加。受訪婦女以台南縣市的讀書會為主,年齡大都在30-40歲,高中、專科教育程度的家庭主婦為多。為增加研究的信效度,初步研究成果並邀請受訪者參於討論,共有10位婦女參與此次討論,討論結果進一步放入最後的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