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行動‧全球改變
作者 |
吳月珍(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監事)
摘要 |
一位資深婦女工作者玩笑說:「被掃地出門的婦女若要爭取子女監護權,除了基本的現實條件外,還必須有兩個貴人相助,第一個貴人是社工員,第二個貴人是法官!而且這兩個貴人都必須要有『婦女人權觀』。」 乍聽到這段戲謔的話,以婦女工作者自居的我們,除了有複雜的心情外,也深自期許能成為不負重望的「貴人」,可是捫心自問,我們是以什麼價值系統在思考呢?我們會不會問男人,你有沒有「幫」太太做家事呢?我們是不是常問職業婦女誰「幫你」帶孩子呢?我們會不會在朋友生兒子時說「恭禧」,生女兒時卻說:「女兒也不錯,長大後比較聽話」呢?當女人未婚懷孕時,你最先想到什麼?當一個未婚媽媽抱怨獨自扶養小孩很辛苦,我們內心深層的反應又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