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研專論-女性閱聽人主體性-自主/結構的辯證-從瘦/塑身的女性訪談詮釋自主性

自主/結構的辯證-從瘦/塑身的女性訪談詮釋自主性


作者 |

張錦華(台大婦女研究室研究員、台大新聞所副教授)

摘要 |

  荷蘭學者Kathy Davis (1995)在《重塑女體-美容手術的兩難》(Reshaping the Female Body: The Dilemma of Cosmetic Surgery)一書中,研究荷蘭女性如何說服健保官讓她們進行美容手術以獲得給付,Davis發現她的受訪者是相當「自主而理性」的選擇美容手術來改善其自我處境,Davis因此批判女性主義者不應以「父權社會意識形態宰制的受害者、文化的傀儡、瘦身業者的冤大頭」等觀點來看待瘦/塑身的女性(Davis, 1995 [1997], 張君玫譯,p. 225)。

  受訪者的主觀經驗詮釋就表示閱聽人的主動性嗎?我們如何解釋個人與社會,主體與結構之間的關聯性呢?以瘦身廣告為例,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幾年媒體廣告中不斷重覆出現美貌迷思、科技迷思、自主迷思、馴育策略等等(張錦華,2001a),這些由廣告大量建構的流行文化內容是否影響了閱聽人的主觀經驗呢?當受訪者表示她是為了「增加自信、變得正常、改善健康等」而去美容瘦身,而不是為了「別人」時,我們如何說明其中的自主與結構影響的辯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