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手記-編輯室手記

編輯室手記


作者 |

編輯室

摘要 |

DOI: 10.6256/FWGS.202004_(112).01

  考古學是一門要透過檢視古代遺留的器物,去推敲當時社會文化的學科。不過,在詮釋過去使用工具的方式、勞力的分工,甚或反映該時代的結構時,常會發生以當代的性別刻板印象,預設了過去的模式──而這一直以來就是性別考古學所重視的議題。
  這期《婦研縱橫》很高興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江芝華老師擔任專題主編,為「考古學裡的性別研究」此一主題邀集了五位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提供研究成果與學術洞見。
  內田純子老師討論殷墟時期城市化發展後形成的性別化社會。她指出在原始社會中,男女各有擅長且與「生命維持活動」有關的勞動;但在城市化之後,擁有較多剩餘時間的男性則可開始進行「社會活動」,女性則因生產與哺育而受限於家中。文中也分析殷墟遺址出土的玉器與青銅器,它們的製作者及陪葬者的性別為何;透過回顧上古社會的變遷,讓我們理解性別分化的足跡。
  自1980年代開始,考古學在性別領域逐漸受到重視,開始反思過去研究裡的男性中心論。鍾國風老師以阿美族Lidaw社船祭成年禮,帶領我們細細觀察Palunan儀式,從尚無明顯性別身分的青少年,轉化到成年男女共組luma(家)的過程。過去在研究中時常被忽略的女性主體,能在文中Bawsa的儀式被看見,也能習得阿美族從妻居與母系社會的性別秩序建構過程。
  除了男性中心論會影響我們對於歷史或古物的解讀,柯渝婕也提出「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偏見之下,影響我們對考古物件的看法。她以蔦松遺址出土的大量陶環為例,論述這些被以「裝飾品」一詞命名的物品,簡化了其社會意義,忽略是在特定規範與使用方式之下,才有佩戴陶環的重要性。雖然目前還未有足夠證據去分析這些陶環確切的使用脈絡,但渝婕提醒我們應跳脫「陶環=裝飾品=愛美」的連結,才能更深地了解過去。
  接著,盧柔君老師為當代考古學者喻為「說故事的人」,透過有限的材料,學者勢必得加入想像來增添「故事」的色彩,但應慎思詮釋的影響力。盧老師以日本考古學界對於手工業的性別觀,以及古墳中的女性首長等議題為例,檢視研究者是否複製當今的社會結構與性別刻板印象來解釋古物;也透過分析女性主義考古學者的發展年代,看到反思議題的起伏。盧老師也提醒臺灣的博物館裡的圖像,應留意男女刻板印象的再製。
  專題的最後一篇文章,由林圭偵老師討論位於半邊緣地帶的邊地婦女。雖然這些對象往往被冠上「番邦異族」或強調其不受禮教管束,但林老師仍從親身經驗、神話和歷史故事中,看到四川「辣女」的性格、臨邛女性的酒量、非正史人物鮑三娘的驍勇善戰等,一一呈現這些女性的主體。另外,在二戰時期,西南邊疆的族群與文化逐漸獲得注目,林老師也在文末介紹了中國第一位女性考古學者曾昭燏,為雲南的科學考古付出的心力。
  專題文章之外,這期還刊登了研究討論、研究紀要與活動報導各一篇文章。葉德蘭老師討論了臺灣《性別平等教育法》中「平等」的英文翻譯,是否要按照2018年CEDAW第3次國家報告審查委員會的建議,由原先的equity改為equality?葉老師認為,性別平等教育旨在促進各種性別身份學生的機會與資源的平等,透過不同的手段以達實質平等的目標;換句話說,gender equity education是重要的過程,能看到學術及實務領域強調教學方法及措施的不同,也包括男女平等以外,更多性別身分的面向,因此建議仍應保留equity一詞。
  平雨晨的研究紀要,探討了大學生親密關係暴力的經驗與性別現象。她以當今大學生最常使用的網路平台Dcard作為研究對象,透過「恐怖情人」相關的概念及關鍵字,觀察到女大學生最常發文提及受暴經驗的月份落在暑假期間與年末。再從文字雲當中分析女大學生最常受到行動控制、生理施暴、情緒監控的三種親密暴力類型,建議學校應正視此議題與提供相關資源。
  今年一月開始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許多實體學術交流的會議與活動都延期或取消,也連帶影響了期刊例行記錄活動報導的產量。不過在去年十月,本刊所屬的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曾與亞洲與社會比較研究中心合辦「東亞的#MeToo運動」國際論壇,由六位學者與女權運動者,分別就日本、南韓、香港、中國與臺灣的#MeToo運動提出觀察,讓我們了解東亞五地的運動發展脈絡、進展與困境,本文收錄於本期的活動報導之中。
  期望在今年十月刊出下一期時,我們已平安度過疫情,或者在生活當中找到新的態度與疾病共存,疫情也勢必改變了我們使用科技甚或是學術交流的方式。更多關於婦女與性別研究的討論與活動,期待能以各種多元的形式,持續百花綻放。


     《婦研縱橫》編輯室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