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手記-編輯室手記

編輯室手記


作者 |

編輯室

摘要 |

聯合國在2015年成立70週年之際,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此議程以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為框架,橫跨了社會、經濟、環境等面向,是一套「以人權為本,以環境保護優先,並鼓勵透過國際合作來締造經濟繁榮與世界和平」的發展框架。本期即以此作為專題,介紹可持續發展議程之重要性、當中目標5「性別平等」的貢獻,以及此制度能如何與其他國際公約相輔相成,共創永續發展之可能。

  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研究員張琬琪的文章簡介聯合國SDGs的五大核心價值與17個目標;同時從目標5為基礎,透過數項統計數據,探討為何促進性別平等是加速達成《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之重要關鍵。在女性與經濟發展層面上,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靜貞一文指出她從2013年起參與了「APEC女性經濟創新發展」多年期跨國研究計畫,探討如何利用資通訊科技(ICT)來擴展亞太地區婦女創業的實力,以及如何結合公私部門找出提升女性經濟地位與科技產業發展的最佳模式。接著,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研究員陳羿谷從可持續發展目標8觀察女性經濟賦權趨勢,在尊嚴勞動與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提出強化勞動力的性別平等、突破女性創業的障礙、提升女性善用科技的可近性,以及培養女性領導力等發展方向。最後,更進一步地,國立臺灣大學婦女研究室研究員葉德蘭從SDGs與CEDAW公約來談兩者如何相輔相成作為性別平權主流化的雙軌推手,包括:SDGs的政治承諾框架,勢必得借助CEDAW公約機制以強化踐行進程;以及鼓勵臺灣的公私部門能藉此機會推廣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關鍵「連結與夥伴」,創造更深入生活、文化的性別友善環境。

  本期刊登的研究紀要貫穿對於母職的討論。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吳思萱一文探討臺灣助產師/士的歷史發展與制度演變,再到居家生產資訊對於醫療使用者的影響。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專員李冠霈則從社會生態女性主義的角度分析《女農》一書,由備食者立場反思父權資本主義,提出應將人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減少人與自然斷裂的生產模式。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邱珍琬一文以自身與母親的對話為文本,分析兩代間對於婚姻家庭之觀念差異,並指出女性往往為了逃離原生家庭的父權束縛,卻在婚後掉進另一段的父權陷阱。因此當代女性在爭取自決與規避父權掌控中,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三篇融會起來閱讀,可讓我們認識助產師與反思生育過度醫療化的問題;重新思考再生產過程中,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以及婚姻家庭在當代是否仍強化父權體制對於母職與女性角色的負擔?

  觀察評介的部分,本期邀請到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魏偉,提供對於家本位傳統的分析和中國同志運動的觀察。他指出透過家庭與現實國情的緊密結合,中國同性戀親友會展現了與西方同運政治不同的特色。同時,文中也反映了親友會與批判家庭的兩方爭論,批判者認為同志運動原可繼五四運動後再一次造成家庭變革,但親友會強化家庭的話語權反而造成同性戀正統性。第二篇為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彭渰雯於2016年參加歐盟「性別高峰會」(Gender Summit)所帶回來的重要評介,除了介紹此一促進性別科學研究及實務政策檢討的交流平臺外,文中還提及如何透過獎補助機制促進性別平衡、科研創新應納入性別觀點,以及觀察東亞各國對於科研領域中的性別平等之努力;反觀我國缺乏正式機制、人力與預算支持,提醒政府與科技部需要投入更多資源與積極的行動。

  本期的活動報導分別記錄了「性別與科技」和「性別與運動」兩場豐富的活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所教授簡瑛瑛與碩士班研究生柯沛吟的文章讓我們一探臺灣女性數位藝術家的創作、相關發展歷史與未來展望,並檢視女性、數位科技與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相較於男性有何差異與困境;論壇由林珮淳、曾鈺涓、駱麗真、郭慧禪等教授與藝術家,進行了精彩的交流。在國立臺灣大學運動設施與健康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研究生黃貽珮所撰的臺大婦女研究室主辦之性別與運動工作坊紀實中,日本順天堂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小笠原悅子教授、大觀國中體育教師范富強、中平國中體育教師黃郁婷、健美女大生袁開昀、中華民國國家級(A級)棒球裁判劉柏君、職業格鬥選手黃偵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林彥伶,探討了女性運動的發展現況與推動計畫,以及體育教學或運動訓練的工作如何加強性別政策。二文皆反映了性別研究或制度推動當中,目前主流在女性數位藝術和女性運動資源與議題的投注上,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從專題討論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研究紀要對於母職的再思考、觀察評介對於同運和科技研究的分析、到活動報導所進行的交流,皆拓展了婦女與性別研究相關的趨勢與議題記錄,期待本期能使讀者增加更多新知與提供實務經驗參考。

《婦研縱橫》編輯室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