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論壇-傳統廚房爐灶的性別、空間與權力

傳統廚房爐灶的性別、空間與權力


作者 |

許聖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翁註重(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生)

摘要 |

  當建築空間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審視時,我們方得知空間不只是被形式所描繪,也不只是被整體的社會、經濟、文化所涵構,亦是被性別的邏輯所支配。性別的邏輯雖然在醫院、街道、公園等公共空間能被有空間意識的人察覺,但其實將視野移至住屋空間(在社會上來說,就是「家」)時,正如Philippa Goodall(1991)〈設計與性別〉這篇曾令人深省的著作所言:發生在家庭核心所運作的技術力量,是讓人更為震撼的性別空間論述起點。
  爐灶的空間生產,其主角多半還是女性,男性的進入代表著另外的意義,然而這正是反映對母職的期待。女性透過廚房爐灶獲得屬於女性的資源,發揮生育與母職的功能,但並不能逃過父系制度對其角色的分派與認知,使得「女人的空間」具有特定的意涵。當廚房的擁有者不只一人,就發生灶權的不同層級互動。女性的自我認同的程度,必須視廚房空間的使用能力(如烹煮能力)以及透過私密空間所創造、改進的網絡關係而定。
  現代廚具的生產切斷了傳統爐灶的空間性,風水與作灶師傅的權威不再,灶神也逐漸消逝,同時在性別角色方面,因著婦女勞動參與率與現代社會的特性,父權形制開始鬆動,女性雖然仍未能走出廚房,但已不再視廚房為唯一的工作地點,也不再視煮食為唯一所志。她們可以掌握新科技、操作新器械來「淡化」父權宗族的馴化、監控。在場域資本中的物質資本裡,新家電的生產墊基於新廚房科技的移殖,有空間形式的變化,也讓煮食的技術與煮食的時間產生彈性的變化。女性出社會工作與使用新家電的經驗,也形成了可讓她們在性別的角色中得以調整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