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Initial Report Symposium 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台灣國家報告發表暨專家諮詢會議第一場會議紀要
作者 |
許家菱(《女學學誌》專任編輯)
摘要 |
時間:2009年3月27日(五)10:00~11:30
地點: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前瞻廳
主辦單位: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
協辦單位:內政部、外交部、法務部、教育部、勞工委員會、
經濟建設委員會、農業委員會、衛生署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主持人:陳瑤華(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民間推動台灣落實CEDAW聯盟及女學會會員)
發表人:(1)曾中明(內政部常務次長)
(2)黃麗馨(內政部民政司司長)
(3)謝立功(內政部移民署署長)
回應人:(1)Anamah Tan(律師、社會運動家)
(2)Heisoo Shin(前聯合國CEDAW委員會委員及副主席)
(3)Dr.Hanna Beate Schopp-Schilling(顧問。當日未出席,以書面方式回應)
報告發表依照日內瓦CEDAW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程序進行。先由三位發表人發表報告,再由曾任CEDAW委員會委員之國外專家提出問題與建議。
一、台灣國家報告總論暨第1~9條
曾中明次長首先介紹了我國面積、人口、政治經濟、以及性別平等發展的概況:在1997-2007年間,女性的識字率、預期壽命、粗在學率以及平均GDP都呈現上升的狀況。
而中華民國在性別平權運動發展上的特色則是透過政府與非政府組織攜手推動性別平等。相較於世界性第二波婦運主要以「喚醒女性自覺」和「促使體制改造」兩個方式相輔並行的策略訴求,台灣的婦運很早就走制度化的路線。最具體的例子是行政院於1997年成立跨部會的「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正式將婦團代表、學者專家的倡議納入國家最高行政體制中,代表我國婦女參與決策機制的實踐。